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田豐研究員蒞校開展“嶺南文化進校園”活動
為梳理嶺南人文精神發展脈絡,發掘嶺南人文精神特質,推動嶺南文化創造性繼承、創新性發展,5月31日晚,廣東省政府文史館館員、省社科聯原主席、研究員田豐帶隊在我校開展“嶺南文化進校園”專題活動,并作了題為“嶺南人文精神歷史發展和當代創新”的專題講座。學校校長廖益會見田豐一行并主持了講座。
講座伊始,廖益對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領導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田豐以及省社科聯一直以來對學校的關心、指導與支持表示感謝,并向來賓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情況,特別是重點介紹了近年來學校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提升辦學實力,增強服務地方發展能力所取得的主要成效。他指出,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將“德育鑄魂、智育固本、體育強健、美育浸潤、勞動淬煉”五個方面作為育人工作的重點,全面加強人才培養工作。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推出的“嶺南文化進校園”活動,能夠有效助推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內弘揚與傳承,提高青年學子的文化素養,為學生提供更多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機會。
講座現場
田豐圍繞嶺南人文精神,從歷史發展、對廣東創新發展的作用、融入大灣區戰略的必要與做法等方面,對嶺南人文精神特質與創新發展作了主題報告。他強調,嶺南文化生生不息,歷久彌新,近代以來成為中國新文化的生長點。“嶺南人文精神是大灣區認同的基礎,是大灣區創新的動力,也是大灣區文化傳承的基因。當代嶺南人文精神的建構,需要在多元文化前提下增進文化認同,營造開放包容的文化語境,建構充滿活力的世界文化高地”。
學校文學與傳媒學院負責人作講座總結講話,他表示此次講座讓現場師生一同了解嶺南文化、了解大灣區文化,感受到嶺南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與獨特魅力。未來大灣區發展的主力軍將會是青年大學生,建設人文灣區、建設為中華民族復興作出貢獻的新嶺南是每一位青年大學生義不容辭的使命。
通過本次講座,現場師生深化了對嶺南人文精神的理解,增強了文化自信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決心。
省文史館文史處處長譚勁,學校校長辦公室、韶文化研究院、文學與傳媒學院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活動。